学生策划实施的展览?“展教结合”新实践
博物馆专业的课程作业展都是千篇一律吗?
由21世纪的“curator”策划的展览会是什么样子呢?
未来策展人的培养路径将有哪些新方式?
看过山东大学博物馆“不栉进士——女性考古学者专题展”及其策展团队的策展实践,或许您会得到一些新的启发。
“不栉进士——女性考古学者专题展”系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师生结合《博物馆陈列设计》课程讲授与实践,依托国家二级博物馆山东大学博物馆共同创作的教学实践成果专题特展。展览凭借其新颖独特、立意明确的选题,兼顾专业性与科普性的内容设计以及风格鲜明、手法丰富的形式设计,荣获第五届(2018-2019年度)山东省博物馆十大精品陈列展览“精品奖”
榜样力量启迪展览选题
巾帼风采,宛若璀璨群星。2017 年,王芬教授主持的山东章丘焦家遗址发掘工作,发现了极为丰富的大汶口文化遗存,是目前海岱地区年代最早的城址,填补了鲁中北地区大汶口文化中晚期阶段居住形态研究的空白,被评选为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臻选策展实践主题的文博专业学生们,寻找身边榜样的力量,关注到了女性考古学者这个群体,即集体决议通过策展整理和阐释“不栉进士”群体的卓越风采。
王芬教授
内容设计兼具科学科普
展览聚焦女性考古学者,以时间为脉络,以考古文博事业的发展历程为主轴,展现百年以来女性考古学者为我国考古文博事业的发展所做出的卓越贡献。
展览内容划分为“肇始” “勃兴” “新篇” “希冀”四个既相对独立又紧密联系的单元,分别讲述生于20世纪四十年代以前、五六十年代、七八十年代的女性考古学者,及考古文博界青年学者与学生的故事,发掘她们无私奉献于考古文博事业的典型事迹,重现不同时代背景成就的女性考古学者的人生轨迹,总结梳理她们的学术贡献及影响,还原近现代考古学在中国萌芽发展至蓬勃兴盛的历史进程。
在现代考古学传入中国之初,便有一批进步的女性知识分子投身于考古文博事业,成为中国考古文博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这些女性考古学者为中国考古、文博学科建设做出来不可磨灭的贡献。
这一部分讲述了一批生于五六十年代的女性考古学者。她们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为中国考古学与世界接轨、走向现代化做出了卓越贡献。同时,伴随着中国的对外开放,一些有志于东方考古的外国学者来到中国,推动了中国考古事业的进步。在这一时期,来自中外的女性考古学者共同促进了中国考古学的国际化。
在当今的中国考古学界,70后、80后女性考古学者逐渐登上学术舞台,日益成为一股重要的学术力量,许多年轻有为的青年考古学者脱颖而出,贡献卓越。
前辈们的光辉功业激励着越来越多青年女性投身于考古文博事业,女性学者在考古文博学术舞台上日渐闪耀,成为一股令人注目和期待的学术力量。这一篇章着重讲述广大青年学者和学生见贤思齐,继往开来,勇攀学术高峰,谱写考古文博事业的新乐章的满腔热忱,寄托对中国考古文博事业蓬勃发展、蒸蒸日上的美好期望。
形式设计贴近女性主题
展览注重女性考古学者典型元素的准确运用,以灰棕色与玫粉色为主色调,凸显女性考古学者典雅温柔气质与朴实严谨风格;装饰材质协调搭配木质材料,整体风格一致,力求时空代入感。
序厅背景墙女性侧脸剪影与考古工地实景水印相得益彰,呼应女性考古学者展览主题,图文展版设计典雅质朴、字体隽秀,一目了然,搭配中国山水、祥云等传统文化元素,塑造出女性考古学者的独特文化内涵。
展厅内部分布有数组人物造型及实景还原,营造具有沉浸式的考古工地环境展示。光源与灯具分布合理,整体环境明暗得当,展示重点突出,每一件文物都诉说着女性考古学者背后的故事,每一个展项都诠释着她们的伟岸与艰辛。
展线中段设计有互动屏幕及互动体验休息区,缓解参观乏累与视觉疲劳,并通过融入情景式的展项,还原考古工地生活实景,增强展览体验感与趣味性,形成观众自主“发现”和“探索”的参观体验。
以学生为中心&以观众为中心
各种类型博物馆、展览都有相对固定的目标观众和广泛的潜在观众,高校博物馆亦不例外,而其观众群体中最具特殊性的文博专业学子,不仅是高校博物馆展览的观众,更是未来走向文博行业、走向21世纪curator职位的后继人才。
追溯博物馆发展史,世界范围内诸多历史悠久的博物馆亦创生于高等学府,并且在诞生之初就作为教学场所服务于高校教育。时至今日,诸如山东大学博物馆之类的国内高校博物馆依旧秉持反哺教育的立馆初心,践行展馆服务教学的观念,以学生为中心、以观众为中心。
高校博物馆提供策展实践机会。山东大学博物馆作为此次展览的主办单位,充分信任与支持学生策展实践,不仅提供文博专业学生探索实践机会,并为其保驾护航。协助学生在高校环境内接触策展工作,培养专业兴趣,确立职业规划,引导文博专业学生在策展的历练过程中提升专业能力素养,形成适于自身的策展方法、步骤、流程,迈出成长为顺应时代潮流之合格“curator”的第一步。
高校文博专业学生组成策展团队。在整个策展过程中,从最初的展览选题、展览内容设计的策划大纲、女性考古学者的访谈和资料梳理、展板文字撰写,到展品征集、遴选和整理编码工作,再到形式设计、布展、艺术呈现,乃至展览开幕后的管理、维护和讲解工作,皆由学生们实施完成。在一个展览从无到有的过程中,学生们遵循了理论联系实践、学以致用的工作方法,团队协作、各展所长,在实践中提前体会到作为“策展人”的成就感。
“展教结合”培养文博素质人才
传统意义上的“展教结合”是指博物馆展览教育与博物馆教育活动相结合,在展览策划伊始就将教育工作者纳入策展团队,以发挥其重要作用。而高校文博专业创新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在策展实践中培养博物馆后继人才,丰富了“展教结合”新内涵。
由学生组成策展团队的“展教结合”教学实践既是博物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也是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创新示范课程三年来阶段性成果的汇报。
展览以《博物馆陈列设计》课程为载体,面向文博专业学子开展“展教结合”创新教学实践,培养符合21世纪标准的文博素质人才。创新性地将传统的“以博物馆之长补学校教育之不足,通过陈列展览实施教育职能”的教学理念,丰富拓展为:集传统的高校博物馆校内教育、社会教育加博物馆理论教学、策展实践、展览宣教服务与管理等一体化实践。紧密结合素质教育思维,将高校博物馆教育优势和文博素质人才培养相结合,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文化阐释、传承人。
回顾“不栉进士——女性考古学者专题展”,其在高校博物馆与高校文博专业发展、文博素质人才培养的建树依旧值得借鉴。不仅是高校文博专业发挥传统学科优势,结合教学实践,丰富“展教结合”内涵,探索文博素质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亦是高校博物馆联系学术热点与公众关注,承担社会教育责任,创新博物馆策展与应用实践,不负时代使命的新探索。
本文作者:王正辉 梁菡 陈娟
编辑:康忙北鼻
在媒体平台基础上,弘博网目前已成为博物馆行业的专业咨询机构,并成功为各级文物行政管理部门、行业协会及博物馆提供专业的调研、咨询服务,得到业内广泛的认可与支持。为了满足更多博物馆的发展需求,弘博网现推出“博物馆品牌宣传推广”“博物馆定位与发展规划”“博物馆观众满意度调查”“博物馆精细化管理提升”等一系列体系化的咨询业务,助力博物馆的创新发展!戳下图了解详情
夜场再度回归!上海40余家博物馆、美术馆参与“上海夜生活节”活动
专访 | 湘博如何用60件展品,为中国观众讲述“不一样”的欧洲绘画五百年
月刊 | 518、两会开幕、博物馆恢复开放……疫情好转下的5月行业有哪些新变化?
点击在看,关注博物馆新生力量▼